top of page

文化大革命还是文化大斩首?

为了防止任何可能来自政府的打击报复,让我们且称她为王女士。十一月的某天,天气阴沉,刚过不惑之年的王女士带着我行走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城市之中。这个城市历史悠久,具有重要历史地位。在对城市地标的讲述过程中,她镇定、专业、能干,但显然她的表达略微有些程序化。当我问她的家庭是否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时,她的思维和话语变得敏捷起来。她说,是的,他们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。我们乘坐出租车从城市的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,一路上,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,并告诉我她家庭的一些经历。

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王女士的父亲是军队中的一名工程师,从中部的家乡调动到西部新疆省的阿克苏市,参加当地的工厂建设。在早年一次回家探亲时,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,并把她带回了阿克苏。

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王女士的父亲因受过良好教育而被当作“反革命”监禁在新疆。他被关押的那年是1969年,正是“文化大革命”风暴接近尾声的时候,1974年,四人帮被推翻,他也随之被释放。出狱后的他,原本185厘米(超过6英尺)个头明显变矮;他无法站直身子,因为脊椎在木棍和锤子的反复殴打下已经折断。释放以后,每当天气变化,他都能第一个知道——确切而言是他的骨骼能感觉得到。他对女儿说,这种感觉比天气预报还准。

在监狱里殴打王女士父亲的人是谁?年轻的红卫兵——毛泽东时代兴起的青年暴力社会运动。他们会告诉监狱长,为了确保工厂继续运作,他们需要问囚犯一些技术问题,但这只是他们审问犯人并殴打他们的借口。这里用“酷刑”这个词似乎更为恰当。王女士指着她面前的出租车司机座椅头枕,示范红卫兵的提问方式:他们问“这是什么颜色?”。“灰色。”“错!它是黑色的。你再看看,它是什么颜色的?”“它是灰色的。”“错!它是黑色的!”他们会惩罚囚犯,直到得到“正确”的答案。

文化大革命海报

王女士的父亲从监狱释放后,王女士的家庭获得了她父亲五年监禁的补偿,但也只是这些年王女士父亲应得到的薪水,仅此而已。

尽管王女士的父亲在释放后身体状况不佳,但他还是回到了工作岗位。在1990年底,他因心脏病发作去世,享年五十九岁。与其他相似的囚犯相比,他的命运还算是好的,几个同他一起被关押的囚犯在狱中选择了自杀。王女士告诉我,她的父亲很勇敢,她这么说,也许也是向她自己解释为什么父亲没有选择自杀。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。

我问她是否认识其他同样遭受文革影响的家庭。王女士说,她学校中好朋友的父亲在红卫兵的威胁下,逃往附近的巴基斯坦,几年后才回到他的家乡。王女士说,她听说有些熟人在文革期间被谋杀。

我问她,她的父亲入狱后是否很气愤。“是的。”她的母亲呢?没那么气愤,但是新疆生活的贫困把她拖垮了,很多事情王女士当时太小记不清了。(王女士在推算着日期,如果推断得没错的话,王女士是在其父亲入狱后不久出生的。)她母亲在丈夫入狱后继续工作,但只能赚取微薄的薪水,据她母亲说,那时候他们基本上只能靠白菜和豆腐充饥。做饭是在屋子角落里的一个土灶上。没有电,晚上只能用油灯。“我母亲告诉我,那段日子非常艰难。”

王女士说,邓小平是中国真正的英雄,因为他提出了“改革开放”。她补充到:“毛主席仍然被许多人爱戴,但周恩来总理是更好的领袖。毛主席喜欢漂亮女人。他有许多妻子,像一个皇帝。”那时候,王女士的母亲必须朗诵小红书,背诵毛主席语录。王女士还记得几句,像“人民公社好”这些现在听起来很好笑的话。

据王女士说,尽管中国普遍实行一胎政策,但有钱人可以生不止一个孩子,富人花钱就可以打破规则。她描述了打破规则的方法:父母给医院的医生约30000元(合4800美元),证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疾病,允许他们生第二个孩子。王女士说,像这样的腐败,在其他地方已是司空见惯。当然,她不是一个煽动者和激进分子——在这一天里她讲的只是事实。

王女士自己只有一个孩子,一个读高三的女儿。她女儿想去上海或北京读大学,学习经济、金融或建筑。王女士有时必须在中国各地出差,但出去几天之后,她总是想回家看孩子。

我想知道王女士的女儿对家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史了解多少?在中国,该话题禁止出现在教科书中,在网上也会被审查。如果王女士的女儿知道这段家族历史,那么她也知道其不能公开谈论这段历史。如果她不知道这段历史(或许是因为王女士想保护女儿,不想让她了解这段可怕的历史),那么女儿和母亲在某种程度上是生活在两个不相交的平行世界里。不论是哪种情况,对于在这场毁灭性“文革”中遭受了类似痛苦的成千上万个中国家庭来说,这个问题都是一道让他们保持缄默的墙垣。

后来我和一名在外交部工作、看待问题很深刻的北京人讨论了这个问题。他说,这个话题之所以被禁止,是因为如果遭受文革摧残的人寻求报复,可能会导致社会分裂。我反驳说,中国共产党禁止它,是因为会损害党的声誉。他对我的评价未作回应,但心情沉重地承认了一点:否认蕴含着极大的危险,如果公众不能了解那段全国陷入疯狂的恐怖时期,年轻人永远都不会吸取悲剧的教训,就可能重蹈覆辙。

* * *

bottom of page